王军代表
窦延丽代表
管文会代表
赵会杰代表
王银香代表
★王军代表:河南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守护2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这水甜到老百姓心坎里了!
★窦延丽代表:“白云热线”一贯秉承着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心感受当事人的疾苦,将法理情有机融为一体,在细微处让老百姓感受到良法善治的温度。
★管文会代表:持续深化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成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开展源头治理,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赵会杰代表:检察听证把矛盾化解从“文来文往”变成了“面对面说话”,在化解信访矛盾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王银香代表:希望更多检察官能蹲在田间地头帮乡亲们掰扯明白土地纠纷,能在院子里开听证会把理儿说透。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涉检信访、涉检重复信访数量实现“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8%和20.9%。与此同时,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接访下访4.7万件,包案办理4.4万件,同比分别上升48.6%和1.2%,实现了“双上升”。
双升双降的曲线背后,是检察机关践行人民至上、做实为民检察的每一分努力。这份成绩单是如何取得的?人民群众如何看待?记者采访了五位全国人大代表。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案件办理小切口,融入社会治理大民生。”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所长王军认为,“检察机关让百姓感受到检察机关将群众的‘烦心事’当作自己的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军代表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起民生案件。
南阳市宛城区检察院接到案件线索,有群众反映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2024年9月,河南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田凯到南阳详细了解案情,点对点督导两级检察机关协调水利、卫健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项监督,保障辖区内2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
“河南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守护2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这水甜到老百姓心坎里了!”王军代表十分认可案件办理效果。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这是检察机关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缩影。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起信访申诉案件,深化源头治理、前端化解,健全完善以个案审视、类案分析、综合分析为主要形式,以个案讲评、专项通报、反向审视提醒函、检察建议为载体的信访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质效和服务群众能力,推动检察履职从治罪向治理拓展深化。
热线连接你我他
《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明确,检察院可以通过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渠道,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常务副校长窦延丽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窦延丽代表的另一个身份是聊城市检察院“白云热线”的一员。这条开通了20多年的热线,构建起“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调解”层进式服务体系,2024年化解纠纷1200余件。窦延丽代表多次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参与到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工作中。
“‘白云热线’开通20多年来,一贯秉承着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心感受当事人的疾苦,将法理情有机融为一体,在细微处让老百姓感受到良法善治的温度。”窦延丽代表对此高度评价道。
同样是“热线连接你我他”,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七一八友晟电子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质量工程师兼检验班班长管文会给北京市检察机关打造的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打了满分。
“质量过硬的产品要经得起万次检测,法治过硬的城市才配得上首善之区的金字招牌。”管文会代表建议,北京市检察机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检察职能,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牵引,持续深化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成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开展源头治理,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听证会上说“敞亮话”
“老百姓能亲眼瞧见检察官怎么断案,心里那点疑虑自然就消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参加过不少检察机关组织的公开听证活动。在他看来,检察听证把矛盾化解从“文来文往”变成了“面对面说话”,在化解信访矛盾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赵会杰代表向记者列举曾参与的检察听证会:“有打架斗殴的刑事案件,有土地钱财争议的民事案件,检察官们都很负责。”
对于检察听证的效果,赵会杰代表竖起大拇指:“公开听证这招儿管用!把事儿摊在大伙面前,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的,大家都来评评理。当事人能当面把话说透,不用憋着气。这么一来,案子办得敞亮,群众心里也服气。”
“这样的活动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让老百姓受到法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守法,按法律要求办事。”赵会杰代表建议。
“以前村里闹矛盾,就像旱天劈柴——越劈火星子越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感慨,检察听证成为村里的“法治大集”,通过领导接访下访、公开听证、司法救助,“政策、法律都掰扯透,乡亲们心气儿就顺了。”
“希望更多检察官能蹲在田间地头帮乡亲们掰扯明白土地纠纷,能在院子里开听证会把理儿说透,这些实打实的动作,比啥都管用。”王银香代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