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句容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民工开心过年
2019-02-26 10:25: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本报记者 郑 弋 本报通讯员 徐伟杰 杨 兵

  年末岁首,是农民工讨薪维权的高发期。为依法帮助农民工追讨拖欠的薪酬,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句容市司法局积极整合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等工作职能,探索打造以“‘明明白白’维权,‘正正规规’讨薪,‘安安心心’过年”为主题的农民工维权讨薪长效机制,受到了农民工兄弟的普遍欢迎。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743件,其中10人以上集体讨薪维权案件92起,涉及近千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明明白白”维权

  “感谢句容市司法局举办了此次专题普法宣传,让我明白应该如何依法讨回自己的血汗钱。”日前,在句容市白兔镇的一场“情系农民工”法治宣传主题活动中,普法讲师团的法律专家现场为群众讲解了有关依法追讨欠薪的法律知识。因被拖欠工资而焦虑不安、甚至准备铤而走险使用极端手段的严某,听到深受启发,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触。

  近年来,句容市司法局坚持以“进”字为基础,不断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引导当事人“明明白白”维权。他们组织普法志愿者和律师、公证员等法律专家,以“法企同行”为主题,深入全市30强企业和百余家小微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普及妥善解决意外工伤、拖欠工资的法律常识。充分考虑产业特色,走进田间地头,向种植户、养殖户了解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走进广场乡社,向家政、保洁等服务行业人员开展普法宣传,了解在工作中容易引发的法律问题,学习掌握依法维权知识和技巧。走进网络空间,组建法律顾问、法润民生、法润企业等微信群和QQ群,开设微信公众号,吸引“新型农民”“年轻社工”参与法治维权,触摸法治的温度。

  “正正规规”讨薪

  1月11日,农民工江某等40余人找到宝华镇政府,反映在宝华山下某项目工地拖欠100余名农民工薪资190余万元。宝华镇司法所迅速牵头组织公安派出所、村建、人社、调解中心等,宝华镇联合工作小组,全力协调处理该纠纷。经过多方努力,项目方最终答应尽快解决,并于1月14日下午开始发放拖欠薪资,一起农民工维权讨薪案得到了快速有效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句容市司法局坚持以“联”字为抓手,积极强化调解协作,引导当事人“正正规规”讨薪。他们联系群众,发挥民间调解组织作用,处理一些公共机构不宜介入的讨薪案件,如亲属亲友之间的薪资纠纷。联合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委、司法所等法律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工讨薪维权快速有效解决。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及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农民工维权讨薪预案、研判宏观态势,制定联动方案。通过多部门联合、多资源联用、多抓手联动,切实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撑腰”,让农民工切实感受法治的温情。

  “安安心心”过年

  “拖了两年多的血汗钱现在终于有了着落,感谢法律援助中心!感谢援助律师!”正在采访中,句容市法律援助中心涌进了一群农民工。

  据了解,这是一起持续两年多的讨薪维权案。在句容市法律援助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的积极调解下,劳资双方本在2016年就已达成调解协议,资方当时承诺支付欠款,但后来一直没有履行调解协议。为此,句容市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案结事了”原则,一直跟踪关注不放手。在历时两年多之后,最终为129名务工人员讨回了200多万元拖欠工资。

  句容市司法局坚持以“清”字为导向,积极提升法律援助工作实效,确保当事人“安安心心”过年。自2018年以来,该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663件,其中部分案件出现执行难、落实难等实际问题。为此,句容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一方面加大整治往年欠薪案件力度,定期组织法律援助律师梳理各类积案进展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对拒不履行协议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努力“清空”积案。另一方面积极“清理”新案,对新受理的农民工维权案件,按照紧急程度、影响范围、金额大小、涉及部门等分门别类,按照“迅疾处理大案要案、妥善处理急案难案、耐心处理小案轻案”的原则,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得有效保护,让农民工拿到真金白银,“安安心心”回家过年,体验法治的温馨。

  编辑:杨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