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金树林 徐志荣 本报记者 陈广娟
9月23日下午4时,南通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网格办”)内紧张而有序忙碌着。各县(市)区网格办当日汇总统计的社会矛盾纠纷数据和重大矛盾纠纷情况正通过网格化智能应用平台向市网格办报送。汇总、统计、分析……随着工作人员轻点“打印”按钮,打印机打出一份清晰的“当日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报告”,随即报告呈送到市委分管领导案头。
自9月23日始,南通市网格办根据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召开的全省网格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视频会的部署,立即启动大庆安保维稳决战社会矛盾纠纷日研判制度。报告显示,9月23日当天全市10076个网格共采集上报社会矛盾纠纷514起,重大矛盾纠纷有12起,每起重大矛盾纠纷都对应到相应网格,各地党委政府根据网格员采集上报的重大矛盾纠纷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稳控在当地。
辛勤种好网格责任田
9月3日,南通市网格办印发《关于开展“全网查隐患、格内护平安、忠诚保大庆”活动的通知》,全面部署大庆安保维稳工作,要求全市广大网格员聚焦安全稳定主业,种好责任田,管好格中事,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千里眼”“顺风耳”作用,使网格成为防范风险隐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屏障。
9月12日,海门市正余镇新和村第三网格网格员许晓洋在对股份制新型合作农场建设现场监督和巡查时发现,村民俞某房屋东侧架设水泵的电线随地乱放,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隐患。许晓洋及时与村民沟通,并第一时间向总网格长(村支部书记)上报情况,联系专业电工商讨改线方案。最终讨论的结果是移动电表位置,使其远离村民聚集区,并且安装了警示牌,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稻田日常管护,有效规避了相关风险,提升了村民的满意度及对合作农场建设的支持。
流动乞讨者有序妥处
9月19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崇川区文峰街道春晖社区网格员巡查到太阳鑫城农贸市场时,发现十多名男子时而独自一人、时而三五成群沿着农贸市场周边跪地乞讨,吸引了很多居民围观和捐款。经网格员仔细观察,他们的乞讨求助公告上,不仅有着“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还随身配备了智能手机,穿着和普通居民群众别无二致,初步判断为疑似诈骗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