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 弋 本报通讯员 贾梦超 唐佳丰
“我守寡35年,养大了两子两女。可现在我已经85岁,却没有子女肯赡养我……”说起自己的辛酸事,面对上门走访的网格长,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浦北社区张老太不由得涕泪满襟……
原来,张老太的大儿子和大女儿认为母亲偏心,自己“吃了几十年的亏”,从来不过问母亲的赡养事宜;而小儿子和小女儿却认为,他们已经轮流陪伴照顾母亲多年,现在轮也该轮到哥哥姐姐了。
网格长在第一时间把信息录入网格化平台,并很快流转到了相应职能部门——天宁区兰陵司法所。兰陵司法所工作人员迅速分头行动介入调解,一边晓之以理,强调赡养义务的法定性;一边动之以情,从道德层面进行劝导。经过耐心劝导,张老太的四个子女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母亲送到老年中心,费用和医疗费均摊,子女们每周前往探望。一场积怨已久的家庭赡养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是天宁区司法行政机关在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彰显职能作用的一个缩影。自开展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以来,诸如路边摊点油烟、小区安防、独居老人家电维修等发生在居民身边的老大难问题,都相继得到了及时上报和快速处理……
一个平台一张网,精准定位促效能
创建管理明星城市是常州塑造三大明星城市的重要内容。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向记者表示:“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深耕网格化社会治理,为塑造管理明星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责无旁贷!”
去年4月,天宁区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创新网格化试点区之一。目前共划分856个基础网格,551个楼宇网格和商圈网格等专属网格,配备网格工作人员5664名,同时出台《天宁区网格工作事项清单》,涉及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6大类35项51条内容。
按照“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原则,天宁区司法局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制定《网格隐患排查清单》,并依托常州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把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律师公证服务等职能延伸到网格中,与区域信息、小区信息、楼栋信息、人口信息、特殊人群信息、治安信息等基本要素紧密结合,使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在全区网格内实现互联互通、有序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