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顾新燕 丁军生 智 愚
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矛盾、涉三农案件,对于这些在农村地区多发的家长里短,选择在什么地方开庭、如何开展调解工作、怎么判决才能实现案结事了,兴化市人民法院的法官们自有一套。他们充分利用巡回审理模式,走农户、进村庄、到塘头,打通了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水上巡回法庭”开到鱼塘边
“现在开庭!”兴化市临城街道朱中村一处鱼塘边,一起农业承包合同正在审理中。临时布置的“水上巡回法庭”虽然简陋,但法官、书记员、原被告席位以及锃亮的国徽,该有的一样都没少。
老付是临城街道的一名养殖户,十来年前,他流转了村里的245亩鱼塘,合同期限到2024年。过去的几年里,老付早出晚归、辛勤劳作,鱼塘收益可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养殖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老付承包的鱼塘原先约定承包金为每亩600元,如今这周边的鱼塘承包金每亩都超过了1000多元。因此,同村40多户村民向村委会反映,认为老付不能再按照原合同约定的承包金来履行,要求提高鱼塘承包金。
老付捧着当初签订的合同向法官说道:“这可是白字黑字,怎么能说变就变!”
“隔壁村的租金已经翻了一番,这个价格我们亏大了。”
“245亩地是村集体的,损害村集体的利益就是损害村民的利益!”
庭审现场,当事双方据理力争。因纠纷不仅涉及老付个人的利益,更涉及40多户村民的集体利益,因此,承办法官、开发区法庭庭长朱均在开庭前已经多次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为了高效、顺利化解矛盾,法庭决定开展巡回审理。“现在正是投放鱼苗的时节,错过了就要耽误一整年的养殖。希望可以通过就地审理的方式化解双方矛盾,让村民和老付都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朱均介绍道。
庭审结束后,朱均庭长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合同是十年前签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约定的租金可以适当提高,但也不能完全以周边地区的现有水平为标准。”听了法官详细的法律释明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2019年度租金以每亩1050元计算,以后每年度以每亩1100元计算。
调解过程虽有坎坷,却终为人心所向,庭审结束后,巡回法庭内响起阵阵掌声。
“普法讲堂”讲到家门口
近年来,农村结婚高额彩礼之风愈演愈烈,男方为了能讨上媳妇,往往需要倾其所有。婚后,彼此又易产生矛盾甚至分手,双方家庭也常因高额彩礼不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