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案管供给侧改革推动落实司法责任
2020-01-31 07:26:00  来源:检察日报

  司法责任制改革能否落地见效?案件质量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能否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值得各地检察机关在工作中认真思考的问题。去年以来,江苏省检察院依托案件管理大数据智能辅助应用平台开展网上异地评查,作为供给侧的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为推进检察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并取得良好效果。

  新机制带来工作场景的变化

  江苏省南通市检察院依托案件管理大数据智能辅助应用平台开展网上异地评查以来,主要给检察工作带来如下变化:

  一是从“随性”变“规范”。过去,检察官评查案件主要依赖个人能力和责任心的发挥,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现在平台智能嵌入162条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评查规则,做到了评查有标准、评判有依据、异议有对照。通过线上公开评,全程记录、全程留痕,倒逼检察官增强责任心,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评查水平。网上异地评查以来,全市案管检察官平均评查案件24件,同比上升22.8%。

  二是从“运动式”变“常态化”。以前,案管部门和业务部门评查案件要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地点、卷宗,耗时费力。现在平台主动推送案件,利用电子卷宗实现了常态化日日评,评查报告点对点即时推送,方便快捷,省时高效。今年,南通市检察院抽取9大类、16小类应评案件363件开展异地评查,做到“应评尽评”。案件当日分配率、按期评查完成率、承办检察官评查确认率均达到100%。

  三是从“被动听”变“主动看”。案管大平台沉淀了办案数据、案件信息,已成为业务管理中枢。方便时时调研、动态调研,改变了以往到现场、搞座谈、听报告等传统方式,提高了管理效能。平台不仅能实时看到全市情况,省院和13个设区市的案件情况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对标找差,固强补弱。

  新机制催生检察理念的更新

  显然,新机制带来工作的变化催生了一系列检察理念的更新:

  一是评查办案化理念牢固树立。平台设置了6类案件评查流程和89个节点,评查活动自动记录、自动入卷归档,以规范化、标准化、文书化、卷宗化保障评查办案化、办案实质化。今年以来,南通市检察院制作评查报告、发出评查意见通知书1200多份,跟踪整改337件,被省院抽查发现问题数持续保持最低。强化文书释法说理和意见反馈,评查案件认可率达91.7%。

  二是客观公正理念深深扎根。检察官的履职立场就是客观公正。网上异地评查形成的是一对一、背靠背的评查机制,极大地打消了评查人员的顾虑,做到了真评实评、愿评敢评,有效解决了“监督别人难,监督自己更难,监督领导难上加难”的问题。今年4月至6月,异地评查案件发现问题187个,环比上升9.4%。评查院领导办案28件,发现问题20个,均得到有效整改。

  三是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成为共识。平台将评查与整改、整改与反馈、跟踪与督促联动记录、系统集成,推动案管与业务、市院与基层院的相互融通支撑,实现了监管一体化。去年以来,南通市检察院案管部门向业务部门移送监督线索90件,目前已成案81件。其中,刑检部门提出(请)抗诉6件,占同期全市刑事抗诉总数的17.6%,实现了1+1>2的监督效果。

  新机制促进工作质态的提升

  新机制促进工作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结果运用,提升管理效能。依托平台海量数据和省院案管日报,建立“三通报两点评”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通报全市办案质态,逐月、逐季点评案管工作和业务工作。去年以来,南通市检察院共通报510期、点评28次。对司法尺度、定罪标准有所偏离的2家基层院,第一时间发出司法风险提示。针对办案质量、问题瑕疵较多的检察官,及时开展问题约谈,落实落地落细司法责任。

  二是注重问题导向,提升案件质量。通过网上异地评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向评价、集中研判,推动业务工作质态总体提升。今年以来,南通市检察院捕后判缓刑比例最低;提前介入94次,同比上升59.3%;一退率低于全省平均3.1个百分点;一延率18.6%,全省最低。上半年,该院对2018年全市办理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进行复查,对于敏感信息认定标准、从重情节认定、涉案财物扣押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即加以整改规范,相关做法被省院列入“小课堂”教学案例。

  三是注重深度挖掘,提升决策质量。充分运用平台的决策分析等功能,加强类案研究,为领导实时分析研判、精准指导工作提供服务。今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分析报告,促进了“一号检察建议”的落实。服务民企、化解信访积案等24篇信息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挖掘平台中的案例“富矿”,充分运用评查结果的正向激励作用,创新“述案评案”机制,强化“培养”意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抗诉案等10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作者为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编辑: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