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接地气 讲实用 求实效 “三治”结合的乡村探索与实践
2018-11-30 15:42: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泰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徐闻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策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上台阶,从今年4月起,泰兴市从全市347个村(社区)中选取了10个,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目前,乡村治理工作基础牢固、方法创新、效果明显。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更接地气。倡导“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工作理念,市委组织部与市委政法委联手,把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济川街道跃进社区完善“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党员楼巷长”社区治理架构,建立5个网格支部,把社区治理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民警、乡土人才、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活动;将社区治理纳入在职党员回社区“六带头”和争做“四个合格”党员活动,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率、参与活动率达100%,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乡村治理综合体推进治理与服务的集约化。根思乡双联村切实加强乡村治理的资源整合与功能集成,将村部精心打造成“1+5”乡村治理综合体。“1”,就是建成1个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行治理服务集中指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坚持做强基础网格,运用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综治视联网,实行乡村治理“一网通”“一体化”。“5”,就是将村部划为综合服务区、社会事务协商区、组织生活区、文体活动区、宣传教育区5个功能区,实行分区运行、集中管理。如今,“乡村治理综合体”成为全村群众的集聚中心,村民来来往往、气氛非常活跃。此外,试点村(社区)纷纷建成“三治”体验馆、农民普法馆、百姓大舞台、法治文化广场、农民讲习所等,为集成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供了平台。

  “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夯实了乡村治理的群众基础。黄桥镇米巷社区牢固确立“寓治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理念,组建“518爱心服务联盟”,成立尊老爱幼、风尚引领、心理咨询、呵护平安4支服务分队,形成了“1+4”社区联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假日服务、即时服务、在线服务、现场服务等精准服务活动,扎实推行“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和谐社区联建”社区治理模式,达到了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矛盾纠纷一线化解、社区事务共同办理、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和谐局面。

  乡村治理集成化促进了治理与服务的精细化。根思乡双联村加强全要素网格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服务集成化,坚持在网格内集成开展自治、法治、德治和服务工作。推行“网格+自治”“网格+法治”“网格+德治”“网格+服务”等模式,让治理和服务更精细化。此外,珊瑚镇珊瑚新村念好村风民风建设“立、治、评、讲、帮、带”“六字诀”,促进了文明村风、淳朴民风的养成。宁界村开展立家训、立民约,讲法治、讲民主,评先进、评成效“双立双讲双评”活动,为实施乡村治理找准了抓手。

  公约化治理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元竹镇申庄村在发动群众自己提、召集村民代表共同议、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审、召开村党总支会议集体定、召开村民大议民主决的基础上,制定村民自治公约、法治公约、德治公约,形成了乡村治理的共同遵守。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治理公约化,通过协议双签、相互监管、正反双评等手段,坚持依约治村。公约化治理提升了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编辑:杨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