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灌南检察助力未成年人思政教育
2019-09-22 10:43: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本报通讯员 李澄澄 本报记者 张 旭

  “过去,检察机关面向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侧重于普法,告诉大家‘怎样做是违法的’,现在我们首先讲‘为什么不能违法’,注重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统一,实现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预防。”灌南县检察院检察长张立说。

  近年来,灌南县检察院将思政教育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相结合,普法教育注重品德矫正与行为引导,探索出检察参与未成年人思政教育的灌南样本。

  “心心点灯”点亮无数中小学生心灵

  “老师,您别走,再讲一会吧……”在灌南县高级中学的阶梯教室里,原定45分钟的课程已经讲了一个半小时,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灌南县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寇茜走下讲台跟同学们挥手道别,令校长高化冰颇为欣慰,这节由兼职思政辅导员讲授的思政课竟如此受欢迎。可能寇茜自己也没想到,她已成为灌南县众多中小学生心中的“网红”。为积极发挥检察力量助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近日,灌南县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校园担任“兼职思政教育辅导员”,立足法治开设思政讲堂,受到广大在校中小学生的喜爱。

  寇茜是灌南县检察院“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团长,去年5月开始,她担任灌南县实验中学、灌南县高级中学等当地5所中小学校园的“思想政治辅导员”。2017年5月成团以来,“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先后走进十余所学校开设讲堂30余次,覆盖全县近5万名中小学在校生。在宣讲团中,5名检察官经过集中培训,具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在办案过程中,该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发现,灌南县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犯罪多发年龄为15至18岁。为强化“前置预防”和“前置教育”,2018年5月,灌南县检察院联合县教育局成立“向阳花法治教育基地”,面向全县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在校生开展定期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基地为13至14岁的在校生开设每周一课,目前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

  现场教学与网络微课程双轨运行。2018年4月,灌南县检察院第一节未成年人专题网络直播课程《“网事”知多少》上线,宣讲团的“检察官阿姨”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在线以案释法,诸多“小网友”出于好奇围观,不知不觉被内容吸引驻足,首课在线观看人数达千余人。一年多以来,“心心点灯法治宣讲团”陆续开设了《守护青春 向“校园欺凌”说不》《我是一个小美丽》等十二个网络微课程,每月一课,几分钟至十几分钟长短不等,开拓了检察思政和法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红霞工作室”敲开涉罪未成年人“心门”

  “检察官阿姨,我来学校报到一个多月了,挺适应的……”2018年10月下旬,灌南县检察院红霞工作室收到了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汪某某的来信。汪某某曾经是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案发时是灌南县某中学的高一学生,因打算偷车卖钱,临时起意盗窃了路边的一辆电动助力车,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经检察官一段时间的思想疏导和帮教,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该院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为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作用,2018年3月,灌南县检察院成立“红霞工作室”,室内采用轻松活泼的居家式设计和色彩调配,设置沙盘、图书,集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未成年被害人援助等多元职能于一体,最大限度缓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有时,涉罪未成年人的思想工作无形中推动了家庭教育模式的重塑。

  编辑:李刚